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今天,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論壇,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場活動的背景?
周柳軍:從首個援外菌草技術示范基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建成以來,菌草技術對外援助已走過了20年歷程,成為了中國致力于推進南南發展合作、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響亮品牌和生動寫照。
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菌草技術國際合作,2001年在福建工作期間,對我同巴新東高地省的菌草合作項目作出重要批示,親自推動了首個菌草技術援助項目海外落地。
在此次論壇舉辦之際,習近平主席專門發來賀信,充分肯定了菌草技術為全球減貧脫困和環境治理發揮的作用,勉勵我們要將菌草培育成為造福廣大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幸福草”。
王毅國務委員宣讀了賀信并發表主旨講話,就面對疫情挑戰推動菌草技術國際合作、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中方的倡議和主張。
聯合國秘書長、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中非總統、巴基斯坦總理、老撾總理等國際組織領導人和有關國家政要也通過視頻或賀信方式充分肯定菌草技術合作,高度贊許中國致力于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努力。
我們愿以此次論壇為新起點,繼續通過菌草技術合作這樣“小而美、見效快、惠民生”的成功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菌草援外20年來取得的主要成就?
周柳軍:在菌草對外援助歷程中,我們始終秉持平等相待、授人以漁的合作理念,聚焦提高受援國自主發展能力,促進受援國民生改善、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地為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新路徑。目前,我們在13個國家援建了菌草技術試驗示范中心或基地,利用技術合作的方式輻射帶動菌草技術在100多個國家示范推廣,通過270期培訓班為106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萬多名學員。20年來,菌草技術向上萬名農戶提供了脫貧的技術,為數十萬名青年和婦女創造了綠色就業機會。其中,我們的專家在盧旺達通過“示范中心+合作社+個體農戶”的傳播體系,推廣示范12個食(藥)用菌種,生產農戶超過3500戶,從業人員過萬,在當地推動形成了菌菇年產量1500噸、年產值超過1200萬元人民幣的新興產業,盧旺達已成為周邊國家菌種供應中心。
菌草對外援助是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發展合作70多年和衷共濟、和合共生理念的一個生動案例。我們將繼續通過菌草技術對外援助,不斷助力發展中國家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現綠色、普惠、包容發展。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當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菌草技術國際合作在助力可持續發展方面能夠發揮什么作用?
周柳軍:菌草技術國際合作高度契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人民謀發展、求幸福的心愿,完全符合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和饑餓、促進就業、防治荒漠化、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環境等多個目標。
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單邊和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逆流等挑戰的沖擊,更加需要我們堅定團結合作的信心和勇氣,從實實在在的合作項目做起,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增添動力。
我們愿以菌草國際合作為切入點,將菌草打造成“民生之草”,促進菌草項目在更多國家落地生根,帶動貧困地區人口脫貧,助力國際減貧事業。
將菌草打造成“生態之草”,發揮菌草防沙固沙、改良土壤的功效,保護生態環境和防治沙漠化。
將菌草打造成“友誼之草”,通過項目示范、技術培訓等形式,深入田間鄉村,手把手推廣應用菌草技術,筑牢友誼橋梁。
“人類命運相與共,天涯處處有芳草”。我們將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戮力同心,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凝聚正能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貢獻。